教學目標:
1.認識并會寫本課生字;
2.初步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;
3.讀通課文,品味重點詞句;
4.多層次品讀課文角色對話,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。
教學準備:
多媒體課件;
教學過程:
一、揭題導入,整體感知:
1.揭題,齊讀課題:
今天我們將通過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了解到這樣一對好朋友,它們不是人類,但是它們的友情也一樣珍貴。這篇課文就是(生齊)《去年的樹》。
2.初讀課文,讀準字音,讀通句子;
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故事呢?請打開課本51頁,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,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,你可以大聲朗讀,也可以小聲吟讀,可以一個人讀,也可以邀請同桌一同讀,讓我們盡情與課文交流對話,還要注意讀準字音,讀通句子。開始吧。
4.學生自由朗讀課文;
5.檢查生字的朗讀,教寫難寫的字;(控制在5分鐘內)
(出示:融、剩、伐、煤及其生詞)個別讀一個后立刻齊讀,四個生詞;
讓學生選擇難寫字,說說識記方法,選出最難寫的字指導;
6.概括課文內容:
你們都是朗讀小能手,誰可以概括出課文主要說了什么呢?
(1到2人)(相機板書:大樹小鳥好朋友)
(最好的答案:鳥兒和大樹是好朋友,小鳥去南方之前答應大樹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。第二年春天,當鳥兒飛回來卻發現樹不見了。于是它四處尋訪,最后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。朋友不在了,友情還在,諾言還在,于是,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,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,唱起了去年的歌。)
(指導:我注意到你把小鳥去山谷、去工廠、去村子找大樹這些內容用“四處尋找”這四個字就概括出來了,真聰明。)
二、研讀對話,體會小鳥的真情
1.過渡:
這篇童話故事除了小鳥和大樹這對好朋友,還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?
(樹根、大門、小女孩──相機板書)
他們還會說話呢,這種寫作手法叫做?(擬人)這也是童話的一大特點,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,數數這些角色之間共有幾組對話?(4次)同學們找對了,說明你們讀書非常認真仔細;
2.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。
①引讀。
出示: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呀。可寒冬來臨,好朋友即將離別,樹對鳥兒說:“再見了,小鳥!明年春天請你回來,還唱歌給我聽。”鳥回答說:“好的,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,給你唱歌。請等著我吧!”
②同桌練讀。
你看他們感情多好啊!他們即將分離多久?(一年)一年不見,好朋友在分別的時候心情會怎么?請你為他們加上表示心情的詞語,然后找同桌練習讀一下這組對話吧。
(出示:樹______地對鳥兒說:“再見了,小鳥!明年春天請你回來,還唱歌給我聽。”鳥兒______地說:“好的,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,給你唱歌。請等著我吧!”)
③指名讀(1到2組)。
(指導:觀察學生的朗讀,學生讀得不錯時,在評點中指導“我明年一定回來”,你能告訴我,為什么要這樣讀?(堅定)大樹的語氣(真誠地請求)。學生讀得不夠理想時請學生點評:他們讀得怎樣?你有什么好建議?梳理出朗讀的方法:語氣、語調、感情、表情)
(評價:你把大樹的語氣模仿得真像……你這小鳥的難過讓我們都感受得到了……)
3.第六自然段過渡:
一對好朋友就這樣依依惜別,并做了約定。第二年,鳥兒返回找樹朋友。可是,樹不見了,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?樹去哪了呢?
(被砍掉了)大樹離開時的心情會怎么樣?它可能想對鳥兒說:“_______。”
4.指導朗讀三次對話。
①用“”畫出小鳥說的話,多層次朗讀體會情感;
通過前面的學習,老師發現你們的朗讀水平確實不一般,接下來,小鳥向誰打聽樹的消息呢?請把鳥兒的問話用畫出來,想一想,你是鳥兒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樣?并為它補充上去:
出示……鳥兒____地問樹根。
她_____地問大門……
鳥兒_____地問小女孩……
(學生每說出一種心情立刻讓他們把這種心情讀出來;)
②自由練習:模仿朗讀──選擇喜歡的角色對話練習讀;
選擇喜歡的角色,加上他們當時的心情,練習讀一讀對話。
出示……鳥兒____地問樹根。
樹根_____地回答……
她_____地問大門……
大門_____地回答說……
鳥兒_____地問小女孩……
小女孩_____地回答說……
匯報──想象自己就是樹根、大門、小女孩,你會有什么心情?
指名請三組學生讀并說明這么讀的感受和理由。
③生生互評,多元解讀:他們讀得怎么樣?誰有不同的感受也想讀一讀?
小結:評價:你著急了……你在為大樹擔心……你體會得真好……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樹?
④師生合作讀:(出示幾組對話)
師引:冬去春來,當小鳥滿懷深情匆匆回來找她的好朋友。可是,大樹不見了!小鳥問:“立在這兒的那棵樹,到什么地方去了呀?”樹根回答:“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,拉到山谷里去了。”小鳥急忙趕到山谷,問大門:“門先生,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,您知道嗎?”大門說:“樹么,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,做成火柴,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掉了。”“大樹,你一定要等著我呀!”小鳥急得都快瘋了,它問小女孩:“小姑娘,請告訴我,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?”小女孩說:“火柴已經用光了。可是,火柴點燃的火,還在這盞燈里亮著。” 三、升華感情,點題并且寫《友情卡》
1.升華感情。
同學們,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,因為他們是──(好朋友);小鳥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,因為他們是──(好朋友)。無論多么辛苦,小鳥都要找到樹,它是多么守信多情啊!
2.小練筆《友情卡》。
最后它終于找到大樹了,請你幫小鳥寫一張《友情卡》給大樹,把小鳥的思念,把你想說的都寫上去。
3.視時間匯報。
4.布置下節課任務:到底這對好朋友見面后會發生什么事情,我們留待下節課學習。
四、拓展延伸,布置作業
(作業超市──選做)
1.課外閱讀:小鳥和大樹演繹了一段令人難忘的真情故事,課外,你們還可以再找有關友情的故事來讀一讀。
2.《大樹的日記》:從去年惜別小鳥,到今年化為燈火再次聽到小鳥的歌聲,這中間,大樹經歷了什么?它會怎么想?會想對小鳥說什么?請你替大樹寫一篇日記。
板書:
11 去年的樹
樹根 大門 小女孩
鳥兒 大樹
唱歌
好朋友
《去年的樹》教學設計 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王清鳳 教學目標一 學生透過學習《去年的樹》,了解“誠信”的可貴,進一步從不同有關友誼的故事中,領悟朋友的相處之道,并能從生活中挖掘例子說明之。 教學目標二 1. 學生能藉探討小鳥的心情指數,了解故事的脈絡,并加以復述。 2. 學生能對“誠信”二字作出個人見解,并從生活中發掘事例。 3. 學生能從不同有關“友誼”“誠信”的故事中,找出朋友之道,并與同學分享。 教具準備 詞卡、“誠信”果實、“誠信”樹、故事紙、工作紙 教學年級 四年級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一課時 (一)以聽入手,逐步闡釋。 以聆聽資料導入課題,讓學生用詞卡寫上初步感受。 讓學生回到文本,朗讀全文,并解說感想可結合初步感受作出比較。 (二)有規引導,概述文章重點。 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完成小鳥心情指數。 分組匯報小鳥心情演變的歷程,就重點句子進行朗讀。 歸納小鳥心情指數,帶出小鳥注重情誼,重視誠信。 第二課時 (一)演繹“誠信”二字。 以小鳥最后的心情指數作為比較,強調小鳥最后是帶著平靜的心情離開的。 解說小鳥最后的心情是因為“誠信”二字而產生的。 兩位教師藉交談,帶出“誠信”多層次的意思,帶出“誠信”于日常生活中,引導學生擴散思維。 邀請學生口頭解說:誠信是…… 出示“誠信”果實,讓學生填寫。 讓學生讀出所寫感想,并拼湊成一棵“誠信”樹,強調朋友之間誠信的重要性。 (二)內容延伸。 指出朋友相處時,不僅要有“誠信”,還有許多其他元素。 學生分小組閱讀不同有關友誼的故事,探討友誼的真諦。 以拼圖方式進行小組分享。 歸納出維持朋友關系的重要因素。 《去年的樹》教學設計 臺灣臺北市吳興國小 黃敏 設計理念 童話故事是孩子喜歡閱讀的文類。這一篇童話故事不論是在敘寫方式、用詞用語,乃至故事的表面意涵,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都應算是簡易的。在教學上如仍停留在生字語詞、故事表面意涵的討論上,就會讓學生覺得較無趣味,且說教的意味過重。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,將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朋友、守信及犧牲奉獻等概念與行為進行深入的探討上。透過小組合作,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及這則故事對以上等概念進行批判性的反思。 教學重點 1. 愿意參與小組討論,進行合作學習。 2. 對朋友、守信及犧牲奉獻等概念與行為進行深入的探討。 3. 學習如何深刻地描繪朋友的關系。 教學年級 四年級 教學流程 一、課前預習 請學生回家預習本課,讀懂課文內容。 二、課堂教學 (一)導入課題,揭示學習重點。 藉由本課課文,學生透過小組合作,共同探討由故事內容引申出的幾個重要的概念。 (二)概覽課文,掌握故事大意。 1. 學生自由朗讀,復習故事內容。 2. 全班討論。 故事中提供了哪些值得探討的議題:如,友誼、重承諾、守信用、犧牲、奉獻。 3. 教師設定探討議題:朋友、守信、犧牲奉獻。 (三)分組探究。 第一組學生:探究什么是好朋友?什么是壞朋友? 第二組學生:舉兩個守信用的故事或生活經驗,探究如何才能做到守信? 第三組學生:探究何謂犧牲奉獻?自覺的、被迫的、無意識的哪一種才算是犧牲奉獻?為什么? 教師巡堂,適時協助小組討論。 (四)分組報告。 各組推選一位同學,說明小組討論的結果,其他組同學認真聽講。 (五)綜合整理。 教師說明本節課活動的意義及與課文的關系。 故事里出現三個重要的概念: 1. 鳥和樹是好朋友,但是故事中只簡單的描述,如果要讓讀者更深刻地感知兩者之間的友誼,可參考對照表中的項目,增加一些細節的描述。 2. 一個守信用的人,不會輕易作出承諾,但是當作出承諾后一定會努力完成,故事中的小鳥,答應明年還來唱歌給樹聽,當它回來發現樹不見時,仍鍥而不舍地尋訪樹到哪里去了,這就表現出守信的特質。經由其他故事或生活經驗的分析可以更了解守信用的可貴。 3. 犧牲奉獻是偉大的情操,但是在什么情況下的犧牲、奉獻才是真正讓人感佩的行為,其實是值得深入探討的。經由對意愿的自覺與否的探討,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分辨真正偉大的情操。 《去年的樹》教學設計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 盧 靜 學習對象 四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多元理解感悟童話《去年的樹》;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、思維空間;激發閱讀新美南吉寫的童話的興趣。 教學媒體 (圖片、音樂)“樹葉”卡片。 課前學習 學生自讀課文、自學生字。 教學流程 板塊一:讀故事,講故事,整體感知。 板塊二:讀故事,交流感悟,多元理解。 1. 默讀故事,勾畫、反復讀讓自己感動的內容,想想:為什么感動了? 2. 全班交流:學生朗讀讓自己感動的內容,交流自己的感受。 3. 學生結合“鳥兒尋找樹”的相關內容填寫“交流卡”,多元理解。 (1)學生自由讀相關內容,寫“交流卡”。 交流卡 我讀懂了: 我的疑問: (2)師生結合“交流卡”自由分享讀書收獲。 (3)集中交流、感悟。 4. 結合故事結尾,學生換位體驗,感情朗讀。 板塊三:拓讀童話,口頭編故事。 1. 閱讀童話《白蝴蝶》(PPT 出示前半部分)。 2. 對《白蝴蝶》的后半部分進行想象,口頭編童話。 3. 發現《白蝴蝶》和《去年的樹》的相似之處。 板塊四:簡介作者并推薦童話,激發閱讀興趣。 1. 簡單了解作者。 2. 推薦新美南吉寫的其他童話。 《去年的樹》公開課教案之一 一、教材分析: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:鳥兒和樹是好朋友,它天天唱歌給樹聽,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樹的請求————-回來再唱歌給它聽。可是第二年春天,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,樹卻不見了。鳥兒四處尋訪,最后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。于是,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。告訴俺們:做人要信守諾言,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。但自己覺得:運用本文來進行誠信教育不是最好。面對越來越實際、理性的四年級同學來說,進行誠信教育最好選擇生活中的事例,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、成語、寓言故事等,這些在中國便有很多。所以,自己想輕講本文教材,重在誠信教育。 二、教學目標: 1、能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。 2、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,能讀懂本文。 3、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。 三、教學重點、難點: 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。 四、教時布置:2教時 第一教時 一、教時目標: 學會生字詞,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,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。 二、教學過程: 1、揭題引入: 讀了課題,你有什么疑問? 2、初讀課文,要求把文章讀正確,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,對于剛才的疑問多讀幾遍。 3、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?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去年的事?理由是什么?試著分段。 4、深入閱讀課文: (1)帶著課后習題1的問題細讀課文。
[1] [2] [3] [4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