闔閭
中文名稱: 闔閭
英 文: Helü,
性 別: 男
所屬年代: 春秋末期
生 卒 年: ?~公元前496
生平簡介

春秋末期吳國國君,軍事統帥。一作闔廬。名光,即公子光。吳王夷昧之子。周景王二十年(前525),奉命率舟師溯江攻楚,與楚軍戰于長岸(今安徽當涂西南),不因初有失利而氣餒,終以夜襲之計敗楚軍,奪回所喪王舟“余皇”(見長岸之戰)。周敬王元年(前519),佐吳王僚率軍攻楚戰略要地州來(今鳳臺),當楚以七國聯軍來救,途中因令尹病亡而被迫回軍之時,針對楚聯軍雖眾而不同心、統帥威令不行等弱點,促成吳王定下進擊楚軍的決心。又出謀示弱誘敵、奇襲制勝,大敗楚軍于雞父(今河南固始東南),奪取州來(見雞父之戰)。五年,乘吳軍主力攻楚,國內空虛之機,得伍子胥之助,用計殺吳王僚,自立為王。即位后,善撫民眾,棄奢從儉,修治守備,編練軍隊,使國力日盛。納伍子胥、孫武之謀,確定先破強楚,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,采取分兵輪番擊楚之策,頻頻攻楚于江淮之間大別山以東地區,使楚疲于奔命。十四年,統兵沿淮水迂回進軍,由楚軍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戰略突襲,殲滅楚軍主力于柏舉(今湖北麻城東北,一說今漢川北),進而攻破楚都郢,成為春秋時代千里躍進攻占大國都城的唯一戰例(見柏舉之戰)。次年,因遭楚國民眾反對,加之秦軍救楚,越軍襲吳,闔閭弟夫概又篡位自立,乃被迫引兵回國。二十四年,率軍攻越,敗于攜李(今浙江嘉興、桐鄉間),傷足后亡。(張麗榮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