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![]() |
|
中文域名: 古今中外.com 英文域名:www.cfnnz.com 豐富實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庫
|
|
|
|
|
|
|
明朝(公元1368年-1644年),始于太祖朱元璋,終于思宗朱由檢,共16帝。 明朝是元朝滅亡后,漢族人在華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。他的建立改善了漢人的地位,使得占人口大多數的漢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來,為今后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。 公元1664年,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,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,明朝至此宣告滅亡。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,但極盛時,北控蒙古、西有西域、東北征服女真、西南管轄西藏、南方建立了交郡,其間又有鄭和遠航揚威于海外,號稱 “四海咸賓”,實遠逾于唐,而不遜于清。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衛所制度和土司、土官制度,促進了中華多民族的統一和發展。 由于明朝在統治上相對比較穩定,故而明朝社會在各方面都有所發展。到明朝中期,不論是在生產工具上,還是在產量上,農業的發展都已遠遠超過前代,而進一步促進了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。明朝的青花瓷器、宣德爐等手工業產品已成為今天不可多得的藝術品。另外,明朝的科學文化發展更是迅速,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《西游記》、《水滸》、《三國演義》三本就是出于明朝,而作為科學著作出現的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、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、徐光啟的《天工開物》以及《徐霞客游記》等著作成為今日我們研究和借鑒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。在永樂年間,我國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曾率遠洋船隊六次出使,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,加強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,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。 太祖(朱元璋) 出生:公元1328年--去世:公元1398年(在位30年) 太祖朱元璋,安徽鳳陽人,年號“洪武”.公元1368年8月,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、常遇春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陷元大都--北京,宣告了元朝的滅亡。同年,朱元璋在建康(今南京)稱帝,改元洪武,建立了明王朝,朱元璋是為明太祖。他死于1398年,時年71歲。 惠帝(朱允炆) 出生:公元1377年--去世:公元1402年(在位4年) 惠帝,太祖孫,皇太子朱標的次子,年號“建文”.朱元璋在世時,大封王室,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,分駐各地,惠帝登基后,免除各地拖欠租稅,賑災濟民。令官府為民間賣子為奴者贖身。限制僧道占田數量,余田均與平民。建文帝采取的這些措施,緩和了社會矛盾,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,一時政通人和。他進行削藩,以統一軍事,惹惱諸王,燕王朱棣其兵北京,1402年攻入南京,惠帝一說被燒死,一說外逃。 成祖(朱棣) 出生:公元1360年--去世:公元1424年(在位22年) 成祖朱棣,朱元璋的第四子,年號“永樂”.朱棣以入京除奸為名,發動了"靖難之役"。經過四年的戰爭,在1420年打敗惠帝統治集團,奪取了明朝政權,建元永樂,是為明成祖。 1421年遷都北京,并下令編纂了《永樂大典》。死于1424年,時年65歲。 仁宗(朱高熾) 出生:公元1378年--去世:公元1425年(在位1年) 仁宗,明成祖長子,年號“洪熙”.仁宗政治比較清明,采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。在位1年,死于1425年,時年48歲。 宣宗(朱瞻基) 出生:公元1398年--去世:公元1435年(在位10年) 宣宗,仁宗長子,年號“宣德”.他和其父一樣,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并稱“仁宣之治”,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,經濟也穩步發展。宣宗死于1435年,時年38歲。 英宗(朱祁鎮) 出生:公元1427年--去世:公元1464年(在位14年) 英宗,宣宗長子,年號“正統”.即位時才9歲,被宦官王振專權,1449年,瓦喇大舉南侵,王振愜英宗親征,英宗被俘,史稱“土木之變”,1450年,被放回,直到1457年,才又即位。死于1464年,時年37歲。 代宗(朱祁鈺) 出生:公元1428年--去世:公元1457年(在位8年) 宣宗次子,年號“景泰”.英宗被俘后被擁立為帝,即位后,用于謙為兵部尚書,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,迫使瓦喇放回英宗,英宗放回后,景帝將其軟禁,直到1457年,景帝病危時,英宗才又被擁為帝。景帝死于1457年,時年30歲。 英宗(朱祁鎮) 出生:公元1427年--去世:公元1464年(在位7年) 年號“天順".景泰八年(1456年)朱祁鈺生病,武清侯石亨、副都御史徐有貞及王振余黨太監曹吉祥等乘機發動“奪門之變”,英宗再復帝位,改年號天順。后殺害抗擊瓦剌保衛北京有功的大臣于謙等多人,而重用宦官曹吉祥等。 憲宗(朱見深) 出生:公元1447年--去世:公元1487年(在位23年) 憲宗,英宗長子,年號“成化”.憲宗好方術,溺于女色,致使宦官“奸欺國政”。1487年,憲宗死,時年41歲。 孝宗(朱佑樘) 出生:公元1470年--去世:公元1505年(在位18年) 孝宗,憲宗三子。年號"弘治",孝宗“更新庶政,言路大開”,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,得以改觀。被譽為“中興之令主”。死于1505年,時年36歲。 武宗(朱厚照) 出生:公元1491年--去世:公元1521年(在位16年) 武宗,孝宗長子,年號“正德”。好逸樂,貪女色,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,因荒淫過度,死于1521年,時年31歲。 世宗(朱厚璁) 出生:公元1507年--去世:公元1566年(在位45年) 世宗,憲宗孫,父興獻王。年號“嘉靖”,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,誅殺宦官,節用寬民,但后期荒淫無度,政治腐敗,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,時年60歲。 穆宗(朱載垕) 出生:公元1537年--去世:公元1572年(在位6年) 穆宗,世宗第三子。年號“隆慶”,在位7年,死于1572年,時年36歲。 神宗(朱翊鈞) 出生:公元1563年--去世:公元1620年(在位48年) 神宗,穆宗第三子。年號“萬歷”,即位時才10歲,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。神宗親政后,深居宮中,荒淫享樂,政治腐敗,神宗時,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后金,窺視中原。神宗死于1620年,時年58歲。 光宗(朱常洛) 出生:公元1582年--去世:公元1620年(在位0年) 光宗,神宗長子。年號"泰昌",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,由于淫欲過度,即位當天就病倒了,后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。時年39歲。 熹宗(朱由校) 出生:公元1605年--去世:公元1627年(在位7年) 熹宗,光宗長子。年號“天啟”,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,致使政治腐敗。努爾哈赤乘機攻占沈陽。熹宗死于1627年,時年23歲。 思宗(朱由檢) 出生:公元1610年--去世:公元1644年(在位17年) 思宗,光宗第五子。年號“崇禎”.即位后,誅殺魏忠賢,頗為勤政,勉力振作,無奈積重難反,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,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,又崇禎性多疑,剛愎自用。終于在1644年,李自成攻入北京,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。時年35歲。死前于蘭色袍服上大書“勿傷百姓一人”。
|
|
|
設本頁為首頁 | 加入收藏夾| 聯系站長 | 按拼音檢索人物 | 現代人物分類索引 | 自助友情鏈接 | 新站登錄 |下載本站 |
真人性做爰试看三十分